旅泊网欢迎您!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旅游信息 > 旅游资讯

福州闽安古村历史遗迹有哪些

编辑:zm 时间:2021-06-08 17:20:48 浏览量: 文章纠错

穿越在闽安古村里,这里的许多历史遗迹可以了解到整个闽安古镇的历史文化,闽安村不大,可以慢慢的在这里闲玩,福州闽安古村历史遗迹有哪些,下面就是详细信息。

福州闽安古村历史遗迹有哪些

海丝重镇,文化名村,戍台文化的活化石——这就是闽安村。

闽安村,村名取“安镇闽疆”之意,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,东临闽江,西靠半山,北有亭江炮台镇守,南接福建船政要地,这里水陆交通便利,自古为闽江口重要的军事要塞、海防咽喉和贸易重镇。闽安村初为吴越辖地,隋代建镇,唐代设巡检司衙门。宋代设监镇卫,贸易繁荣,人口剧增,成为福建四大镇之首。至明代,监镇衙城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闽安的军事地位,成为重要的抗倭战场。清代,闽安的军事机构继续膨胀,总兵府、协署、都督府、石头城、演武厅、南北岸炮台等相继设立,甚至中国最早的水师旗营也选址于此,其管辖的范围不仅在福建沿海,也包括台湾及澎湖,闽安由此成为名扬四方的水师重镇。闽安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港口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唐代,唐、宋、明均在此设立关税机构。郑和下西洋时,其浩大的船队曾六次停驻闽安。清代时,闽安不仅是福建对台三大渡口之一,也是与琉球贸易的重要节点,而设立在此的闽安武口海关,更为福建船政提供了雄厚的经济保障。解放后,闽安镇撤销建制,归入邻近的亭江镇管理,其贸易与军事的重要性大不如前,几乎消失于历史舞台,但是大量历史文物却幸运的保存了下来,正是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让闽安村脱颖而出,成为一座光耀东南的旅游富矿。

以下是闽安村的主要历史遗迹:

迥龙桥

福州闽安古村历史遗迹有哪些

迥龙桥又称“回龙桥”,南北横跨邢港,始建于唐代,历代屡毁屡修,今桥为清道光年间所重建。迥龙桥采用福建地区常见的石梁桥形制,四墩五孔,全长66米,宽4.8米,桥墩为船形,石护栏柱顶刻有18组36件栩栩如生的奇兽及珍果形象,其中石雕宝奁、海豹与官印为全国仅有。桥南建有玄帝亭,作为古街通往迥龙桥的标志性入口。圣王庙紧靠桥北,由跨街亭、圣王殿、观音阁三部分组成。跨街亭内立有三碑,其中《沈公桥》碑详细记载了迥龙桥的历史沿革,圣王殿祭祀齐天大圣孙悟空,观音阁则建在后侧山体之上。迥龙桥与其南北建筑错落有致,浑然一体,颇具整体气势,成为闽安古村标志性的入村门户。如今,迥龙桥已被列为福州市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申遗点之一。

虎头山戍台清军义冢

福州闽安古村历史遗迹有哪些

戍台清军义冢位于闽安村西南的虎头山山麓,坐西南向东北,与村庄隔一条小溪相望。跨越溪上的木桥,沿之字形楼梯攀上十来米高的山崖,就能看到这座刚刚翻新不久的义冢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),日军以台湾生番残害琉球船员为由派兵入侵台湾,这便是著名的“牡丹社事件”。同年,闽安左右营将士跟随船政大臣沈葆桢赴台,一面抵抗日军,一面劝降生番,战死或病死者众多,他们连同1819年、1833年、1878年的三次战斗牺牲者一起,归葬于闽安村虎头山上。义冢占地面积仅有十余平米,三合土夯平的墓埕之上,整齐排列着13行11列墓碑,碑面仅刻死者籍贯及姓名,却无军衔高低之分,这里是135位勇士的最终归宿。墓碑最前方中部,立有一座较大的石碑,上刻“ 义冢”二字,落款“同治岁次甲戌冬十月吉日立”。自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,闽安水师驻军轮戍台长达二百余年,这期间台湾由于种种原因“三年一小乱、五年一大乱”,戍台将士时有牺牲,他们均归葬于福建沿海,可谓落叶归根。2013年,包括福鼎墓群、马尾墓群、东山墓群在内的“福建戍守台湾将士墓群”,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协台衙门

福州闽安古村历史遗迹有哪些

闽安协台衙门的前身是设立于唐代的巡检司衙门,宋改为监镇卫,元为巡检司,清代重建,设协台衙门管理水师,作为闽台军事防衙指挥机关,同时又兼具海关职责,为闽省南北盐馆总卡。建筑群占地近两千平方米,由照壁、门楼、仪门厅、正厅和后堂组成,内有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2)镌刻“英军犯顺厦门报警”石碑等珍贵文物。今协台衙门经修复后辟为展馆,设“商贸口岸”“海防重镇”“抗敌前沿”和“闽台枢纽”四个部分,对闽安的历史娓娓道来。

留言

(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场)

网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