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丈原在三国演绎中就是诸葛亮去世的地方,人们对于五丈原充满了神往和好奇,这个名字听起来也颇具诗情画意,那么五丈原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呢?可以带大家前往游览一番吗?
五丈原,因诸葛亮而载入史册,被天下人熟知,也因为诸葛亮让很多人对“五丈原”好奇,想来这里看一看这是一个什么样地方。其实五丈原只是一处普通的黄土台塬,还算不上“黄土高原”,面积也不大,南北长3.5公里,东西宽1公里,高度近50丈,地势险要,居高临下,视野开阔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,这是宋代《地理通鉴释》中对五丈原的记载。
关于五丈原的名字来源有多种说法,一说是因为它的高度开始叫“五十丈原”,后来逐渐传为了五丈原。关于高度,五丈原海拔大约750米,而关中平原的海拔平均是500米左右,也就是说五丈原高于关中平原大约200米左右,换算以后和“50丈”是基本相符的;
另一种说法是五丈原的地形,前阔后狭,最狭窄的地方仅五丈,因此得名;还有一说是秦二世胡亥西巡到这里时,原上曾刮大风,卷起五丈高的黄土尘柱(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龙卷风),所以后人称其为五丈原。
那么,五丈原在哪里呢?
五丈原位于关中平原西部,现在属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,三国时期归相邻的郿县(现在的宝鸡眉县)管辖。五丈原背靠秦岭,面向渭河,西距宝鸡40公里,东距西安120公里。突兀而起,东、西、北三面壁坡陡峭,均有河水阻隔,身后就是入蜀的褒斜古道。当年诸葛亮占据五丈原这个制高点和司马懿对峙数月,而司马懿在渭河南岸坚守堡垒,以逸待劳,最后诸葛亮无计可施,粮草耗尽,自己也油枯灯灭,献身五丈原。
五丈原作为诸葛亮最后战斗的地方,他生前五次北伐,仍然无法攻占陈仓,最后在这里郁郁而终。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,在五丈原建了他的衣冠冢和祠庙,他死在五丈原却不想葬在这里,曾留下遗嘱,百年之后要把自己葬在定军山下,所以蜀军把诸葛亮的遗体运回了汉中,定军山保存的武侯墓是诸葛亮的最后归宿。
全国各地有多处诸葛亮墓和武侯祠(庙),而五丈原和诸葛亮渊源最深,影响也最大。五丈原诸葛亮庙的历史有文字记载是始于元代,时任职元朝中央廉访司的郭思恭曾留下“庙自汉至今,千有余年”的文字记录,郭思恭的职责是巡访地方、督察吏治,他曾游谒五丈原诸葛亮庙。
另有一位元朝文人朱铎在 《五丈原怀古》 诗中写道:“遗庙经千古,愁云往日还。”诗句虽不能作为史料,但也从侧面印证了郭思恭“自汉至今,千有余年”的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。元朝至今也不过七百余年,而郭思恭作为官员说话应该是有根据的,因此后人推测五丈原诸葛亮庙在三国末期就有了。
从另一方面来推测,诸葛亮无论是在民间,还是历代王朝的统治者眼中都拥有极高的声誉。从他逝世后,地方百姓就请求立庙祭祀,统治者也对诸葛亮崇敬褒扬。《三国志》作者陈寿就是诸葛亮的“忠实粉丝”,他曾收集二十四篇诸葛亮著作编成《诸葛氏集》,并呈报给晋武帝司马炎。
在呈表中陈寿说诸葛亮“声教和遗言,合于事度;他的公正忠诚之心,见于文辞;从中可了解他的思想,对当世有所补益”。司马炎下诏说“诸葛亮在蜀,尽心尽力,其子诸葛瞻在危难之时能守节而死义,这都是天下的优秀品质”,并追封诸葛亮为“武兴王”。晋武帝对诸葛亮评价这么高为他建庙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推测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为祖父建庙祭祀,诸葛京是诸葛瞻次子,三国归一后在晋武帝朝为官,担任过郿县县令,当时的五丈原就是郿县辖地。诸葛京治理眉县政绩卓著,受到称誉,后来升任江洲(今重庆市)刺史。诸葛京既然在郿县做官,就极有可能在他祖父病逝之地五丈原修庙祭祀。因此后人推测,在魏晋时期五丈原建有诸葛亮庙的可能性很大。当然了,这些都是推测,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实物证据。
现在五丈原诸葛亮庙内古建筑大部分为明清及民国时期所建,保留着众多碑刻、匾额、题词等文物。其中最珍贵的是献殿内壁上镶嵌的四十块历代石刻,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《出师表》都在里面,岳飞文武双全,书法独树一帜,运笔龙腾蛇舞、雄健磅礴,旁边石刻是明太祖朱元璋所题的“纯正不曲,书如其人”八个遒劲大字。
岳飞手书石刻是清光绪四年岐山县令方鸿宾重修诸葛亮庙时镶嵌的,是在西安的石刻上拓取再重刻而成,被人们称为“双绝”,一是诸葛亮写得绝;二是岳飞的书法更绝。《出师表》为诸葛亮留下了心似明镜、志若鸿鹄的千古美誉,每每读来不免让人想到群雄争斗,千军万马之中,诸葛亮日理万机、废寝忘食的操劳情景。
诸葛亮出师五丈原时是第五次北伐,于蜀汉建兴十二年(公元234年)春,率大军走秦岭褒斜古道(今眉县境内翻越秦岭往汉中的古道),出斜谷关伐魏,驻兵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垒百余日。司马懿采取的策略是一个字“耗”,诸葛亮的蜀汉大军长途跋涉,翻山越岭,粮草补给数量有限,必须速战,所以司马懿就闭关不出,任由蜀军在外叫阵。
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送了一件女人衣服,即使这样司马懿还是不出战。这当然是小说作者为了作品饱满杜撰的情节,不过结果是和历史相符的,诸葛亮最后进退两难,忧虑成疾,在54岁的“盛年”就病逝于五丈原,可以说诸葛亮就是为了蜀汉基业而累垮的。
我们经常说诸葛亮“五次北伐,六出祁山”,其实也是被小说“误导”了,历史上诸葛亮真实的北伐确实是五次,不过没有“六出祁山”,而是“二处祁山”,分别是第一次和第四次,公元228年和公元231年春天,这两次诸葛亮都是出祁山伐魏。祁山在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的天水境内,关中平原和秦岭的西部,距离陈仓较远,诸葛亮伐魏的主要目的是夺取陈仓,进而占关中、图中原,绕道祁山本身就是走了“弯路”,不知诸葛亮当年是出于什么想法?
总之,五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,诸葛亮留下了“身后名”,受万世敬仰、千古传诵。五丈原一千七百多年来祭拜者纷至沓来,在纪念诸葛亮的名胜古迹中家喻户晓。
-
昆山水之梦乐园
昆山水之梦乐园是
322 07-24 -
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
苏州太湖国家湿地
1496 07-24 -
甪直古镇
甪直古镇有着有悠
861 07-24 -
苏州穹窿山万鸟园景区
苏州穹窿山万鸟园
392 07-24 -
白居易纪念苑
白居易纪念苑又名
503 07-24 -
苏州天平山风景名胜区
苏州天平山风景名
1625 07-24
(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场)